想必每位摄影人的拍摄习惯都各有不同。捧着相机,随走随拍,酣畅淋漓地享受摄影快感之时,也能“广撒网”,捕出不少的好“鱼”,长久积累下来,足可自成一派;或者,仔细考量出方向方法,订下计划,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也可“种豆得豆”,收获想要的“果”。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两种方法都各有道理,每个人也都自有一番认识。就让我们来听听列位影友根据自己的实战总结出来的心得,也许能从中得到些许启示。
讨论:
边拍边想、边想边拍,灵活运用、拍想并举。拍与想是辩证的统一,不可分割。要根据所拍的题材而定。譬如风光摄影,就应该是拍了再想。自然风光千姿百态、变幻莫测,想得太多容易失去机遇成遗憾。摄影家袁廉民为拍黄山日出《蒸蒸日上》,曾数十次登黄山,终于如愿以偿拍下经典之作。倘使袁廉民当年没有那一次次的登山、一张张的创作,说不定就难以产生这样优秀的作品。正如美国摄影师梅塞尔所说:“摄影者所做的事中最危险的莫过于在出门时心中已定下了某个想拍的画面。”当你想着什么是你想遇到的东西时,很可能正在坐失良机。当然,也不能不考虑构图、光线、色彩一顿乱拍。假如你想拍摄反映地域文化、民族风情类的专题,出专集或画册,就另当别论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想要反映变迁的全貌,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当然要认真规划好了再拿起相机。只有这样,作品才更能呈现最佳状态。
布列松说过:“要把眼睛、头脑和心放在一条瞄准线上。感觉、直觉和表象,一个艺术家在创作时,光看见一件东西是不够的,还需要用心灵的感官想象力去感觉,才能变成真正的理解。”我想这里所说的理解,就是拍了再想和想好再拍有机结合、统筹兼顾。● 赵宗奎
拍了再说,平稳过渡 | 精彩的一刻总是稍纵即逝,只要感觉到有得拍就应该立刻按快门,避免漏拍。而且,有的事物一时难以参透真正的含义,但只要用镜头保存下来,留出时间慢慢研究,说不定就会发现其中的深意,不会埋没好素材。拍多了,总结出规律,自然可以看出哪些需要继续拍下去,哪条路可以不必再走,不会无限制地按快门。但是,在照片积累阶段,还是要树立先拍下再说的概念,以便使摄影作品题材广、表现手法多,从数量多过渡到质量好。● 韩涧峰
“想”是长期实践的直觉 | 想好了拍和拍了再想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摄影题材。
摄影在很多情况下是有目的的,比如人像、静物、风光等题材,对用光、环境、造型、焦距、景深等均需构思到位才能拍好。由此可见,想好了拍多服务于摄影创作。
还有一些题材情况容不得细想,如突发事件的关键性瞬间稍纵即逝,明智的办法就是先拍了再去细思量。先拍,意味着强调时效性、现场感。但这种题材也并非毫无事先思考的余地。想命题,好的命题会如画龙点睛一般赋予照片生命与活力;想构图,“预谋”可使照片画面最大限度地展现主题……
其实,“想”是长期摄影实践的一种直觉,即使在快速抓拍中,这种直觉也在起作用。比如在户外优选有利的拍摄位置与光线,利用镜头视角和景深来表现主体的需要等,都是在思考的指导下实现的,但是这种瞬间的“想”往往会被人们忽略。因此,但凡摄影都离不开想,只是存在多想或少想的区别。先想后想、多想少想需具体对待才是。● 胡宗祥
不同阶段选择不同方法
初学摄影者当然可以拍了再想。因为当技术和技巧都不过关,又没有深刻的思考作铺垫时,多拍更有利于发现自己的不足,把自己的作品与名作对比找差距,从而不断进步。而想了再拍则是晋升为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必不可少的过程。
贺延光拍摄的《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就是个好例子。他从拍摄前就构思好了主题,拍摄时又抓住机会跳出了时政照片的一般模式,不拍大特写,而是选取了两人伸手相握、迈步相靠的全身画面,以生动、鲜活的影像令海内外华人感慨万千。古人写文章讲究意在笔先,同样,拍摄照片前也需要进行深入构思,有了明确的主题后再进行拍摄,事半功倍,定会取得佳作。● 宋金增 |